首先,如果债权人同时以主合同的债务人和担保合同的担保人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的,则依据主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如果主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和担保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并非同一法院,则需要依据主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其次,如果债权人单独以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而不同时将主合同的债务人作为被告提起诉讼的,则不适用依据主合同确定从合同管辖法院的规则。此时如果债权人和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未约定管辖法院,则适用法定管辖,由担保人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债权人和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则按照约定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最后,该等“依据主合同确定从合同案件管辖”的管辖规则只适用于主合同与从合同均约定由法院管辖且债权人同时以主合同债务人和担保合同担保人为被告提起诉讼的情形。如果主合同约定由仲裁机构管辖而从合同约定由法院管辖,则不能适用该等规则。如果债权人只单独起诉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人而不起诉主合同债务人的,也不能适用该等管辖规则。
三、最高法院的司法意见及审判实践考察
从最高法院的司法意见和最高法院晚近的审判实践来看,最高法院对于该问题的司法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即当事人在主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而在从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的,不能适用“从合同依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的规则来确定从合同的案件管辖,从合同不受主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约束。
最高法院在2006年9月13日给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对东迅投资有限公司涉外仲裁一案不予执行的请示的复函》【(2006)民四他字第24号)】中曾有这样的答复意见:“玉林市政府和路劲公司均不是合作合同的当事人,合作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不能约束玉林市政府。玉林市政府提供的担保函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玉林市政府与东迅公司之间亦未就他们之间的担保纠纷的解决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庭依据合作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受理本案,就涉及玉林市政府的担保纠纷而言,仲裁裁决已经超出了仲裁协议的范围。”
最高法院在2013年3月20日给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成都优邦文具有限公司、王国建申请撤销深圳仲裁委员会(2011)深仲裁字第601号仲裁裁决一案的请示的复函》【(2013)民四他字第9号】中对该问题这样阐述道:“案涉担保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仲裁庭关于主合同有仲裁条款,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应当受到主合同中仲裁条款约束的意见缺乏法律依据。”
在惠州侨兴电信工业有限公司、惠州侨兴电讯工业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2017)最高法民辖终327号】中,最高法院这样阐述道:“关于上诉人提出本案应依照主合同的约定确定管辖法院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明确的是,因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的纠纷均属人民法院主管,以主合同的约定确定管辖法院。而本案主合同明确约定申请仲裁,排除了法院主管,故本案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据此,本案应根据《还款承诺书》和《担保函》约定的管辖条款确定管辖法院。”
在汪南东与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案【(2019)最高法民辖终436号】中,最高法院认为:“本案中,领益智造公司与汪南东签订的《协议书》第五条明确约定:“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均可向本协议签订地东莞市黄江镇管辖法院起诉。”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原审法院认为本案应当由当事人约定的管辖法院管辖并无不妥。本案中领益智造公司仅起诉连带责任保证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汪南东上诉主张本案必须追加主债务人卓益公司、恒浩公司参加诉讼,并依照债权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约定将本案提交仲裁,或本案应由主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辖,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四、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主合同与从合同的案件管辖规则,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总结:
首先,如果主合同与从合同均约定由法院管辖,且债权人同时以主合同的债务人和从合同的债务人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则适用“依照主合同确定从合同案件管辖”规则。无论主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与从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是否一致,均以主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为案件管辖法院。
其次,如果主合同与从合同均约定由法院管辖,但债权人只是单独向主合同债务人或者从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则不适用“依照主合同确定从合同案件管辖”规则。债权人向主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依据主合同管辖条款确定管辖;债权人向从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依据从合同管辖条款确定管辖。
最后,如果主合同与从合同其中一个约定由法院管辖,另一个约定由仲裁管辖(主合同与从合同哪一个约定仲裁,哪一个约定诉讼在所不问),则不适用“依照主合同确定从合同案件管辖”规则。无论债权人是同时向主合同债务人和从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还是单独向主合同债务人或者从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债权人需要分别依据主合同和从合同的管辖条款分别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